部落格
  關鍵字   

台灣文學史的點線面——讀《講座臺灣文學》
許育婷∣2009-05-23 09:01:16
試圖以東亞為研究角度的交流互動以前,各個區域之間彼此的了解又有多少?在此之際,顯然還有許多基礎尚待建立。而《講座臺灣文學》一書似乎就是在回應這樣的問題與需求。該書的內容是以2001年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所舉辦的第二期亞洲理解座談為契機,蒐集當時講師授課的文章而成。當時也正值臺灣總統大選政權輪替不久,日本認為是台灣的歷史進程上的一個重要轉折,然而大多數人對台灣社會認識不深,因此試圖以臺灣文學的角度,增進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的了解。每位講師針對擅長的領域、時間斷帶加以介紹。將臺灣文學史作為主線,以具體的作家作品交織,並且從歷史、社會、民族的多層視點去觀察。由於顧慮到全書是為日本讀者呈現「文學史」,各講師之間對於彼此的文學觀經過協調、溝通企圖維持一致性以鉤勒清楚的輪廓。 對台灣、日本來說,對於這本書的期待顯然有所不同。該書的書寫策略,也明顯呈現兩地原有對台灣文學理解的差異。 以日本欲了解台灣的讀者而言,該書的確是提綱挈領,一方面表現臺灣文學的多元性,同時透露出將該議題放在亞洲的視點底下觀察的意圖。編排上分別在每一個章節後,附有基礎知識專欄另行介紹:語言、民族、台灣總督府……等;另外尚附有臺灣文學的參考文獻與年表。正如編者所言,該書起步的意味是大過於集大成,尤其以當代文學方面更須待努力。除卻該書以理論角度外,本書的出版社在同期亦發行新臺灣文學、現代主義臺灣現代詩選集。2009年思潮社也聚焦於「現代主義」,替多位臺灣現代詩人推出單行本,選有席慕蓉、向陽、張錯、林亨泰、許悔之、焦桐等多位詩作;小說部分則選譯了白先勇的《台北人》、《孽子》、李喬的《寒夜》、朱天心、朱天文。可以感受日本方面試圖在增加文本的翻譯與文史脈絡介紹的兩方面同時並進的努力,文本的選譯上亦有值得台灣關注之處。 對台灣的讀者而言,該書所呈現出的臺灣文學輪廓,戰前與戰後的銜接似乎有著斷層。以全書八個章節的比例而言,戰前分配了五章,戰後則是三章,戰後的部分尚不夠完整。除卻篇幅上的比重以外,關於戰後文本及作家的介紹,主要著力於社會脈動的分析與背景;至於作家作品,書中明示是參考王德威的跨世紀風華二十家,因此對華文閱眾難免少了點驚喜。儘管如此,選取標準的沿用及審美觀,與台灣現代文學在傳播與接受的層面,倒因這樣的縫隙成為耐人尋味之處。回到該書著力甚多的戰前部份觀察,日本的視點更為原本理解的台灣文學樣貌增添立體感。把握與日本相關的媒體、與佐藤春夫來台的因緣際會及作品,同時補充了台灣作家在日本時期的活動。 前面一二章透過佐藤春夫來台的爬梳,一方面扣合政治上的波瀾,意圖在打破台灣人作家只是簡單被區分為抗日作家與皇民作家這樣鮮明的分法,運用了較多的篇幅交代〈魔島〉、〈霧社〉透過作品的內容,探討日本作家來台觀察,及其反映的原住民與殖民政策等。相較之下,討論至戰爭時期協力的篇章,集中比較重要的議題:鄉土文學論戰、糞寫實主義論爭、外地文學論、決戰小說選集,似乎是以快筆帶過;更多關於皇民化及戰爭協力的討論,則是透過呂赫若與音樂、演劇的歷程來做鋪陳。此部分是以往在討論呂赫若時較少注意的層面,然而演劇及國民音樂的性質上卻又不同於文學創作的私密,有更多功用性的前提與展演特質存在,反映時代氛圍上的直接卻較難以窺見作家內心的轉折或掙扎。在觀點的補充與選擇之際,書寫與留白的空間似乎更是該書提供交流的另一契機。 透過作家的作家文學歷程觀察台灣文學,將其文學活動的經歷與文學史脈動並行觀察,更具引人入勝的效果,這大約是因應「講座」的需求所呈現的意外收穫。「講座」一書,終究是旨在扮演介紹性、普遍性的角色大於深度的分析,無論處於什麼樣角度的讀者,都能覆上一層新的輪廓,再次豐富台灣文學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