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關鍵字   

讀《在味蕾的國度,飛行》
游昇俯∣2009-07-21 10:55:56
美食旅遊玩家葉怡蘭美食報導領域的資歷豐富,在業界已有名氣。本書中她作為一個美食達人,以口舌身心親炙異國美食的豐富閱歷,為我們引介了巴黎、日本、倫敦、米蘭、西班牙、香港、新加坡、紐西蘭等地的美食饗宴。示範了一個飲饌修為高深的品鑑家,如何以吃食飲酌之事見出生活享樂的無上妙旨。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葉怡蘭的品鑑惟以口舌為衡,不特異標榜資產階層文化的飲食美學,只在美食國度中論層級。所以當她要介紹出香港飲食的代表性,她不再環繞幾間頂級飯店做文章,而是選擇了「銅鑼灣」。相對於身段高貴的中環、觀光味道較重的尖沙咀,銅鑼灣同屬都會繁華地段卻更具常民飲食氣息。香港赫赫有名的諸家飲食名店,如「許留山」、中式甜品「大良八記」、「杏花樓」,以及幾間著名茶館在此均有分店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多元混雜的小吃小食。沒去過香港如我,乍讀恰似老台北人都知道的「建成圓環」小吃商圈──即使圓環盛世於我也是緣慳一面;往往最縈繞心懷的便是此類簡單滿足的庶民吃食。 當然,作者的嘴不是不挑,此書開章她便以美食界闖蕩多年的心得,抽繹出她最得之於心的兩大美食傳統:以「簡約」作為美食最高標準與不二法門的日本,與將美食作為絕高藝術鑽研的法國。以前有一個說法,謂歷史愈是悠久的國度飲食文化愈是燦爛。本書雖不著重歷史感,無法從中看出一則美食鉅獻的時間積累層疊;然而,卻極易看出對美味極致的一則「追求」寓言。作者這一層意思,可以在她將法國美食放在頭一章看出來。旅行、美食資訊蓬勃的今日,法國美食傳統可能已是耳熟能詳的典故。法國對美食的追求,使主廚成為一家餐廳的靈魂;廚師地位等同藝術家,廚師對廚藝追求的態度亦然。以及所有美食節目不厭其煩吹捧的,法國人對頂級食材的追求,繁複講究地培養復育,只為一種深刻的氣味;更不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食材產地、年份、品種細緻的分類,其實也正是一種文化非長時間累積不可能臻及的龐大體系。但是不只這些我們已耳熟能詳,甚至不願再為之嘆為觀止、欣然接受的崇高身世的恫嚇。作者還能區分出其中不同的路數,像Pierre Gagniare是不斷突破創新,將觀念向前推進得太快的大師;Bernard Pacaud卻是截然相反,以極端堅持傳統精湛廚藝聞名。從而鋪展開法國美食當今一個勉強完整的面貌。 並且,美食的途徑不只是一味艱深,以複雜的料理手續工細地提煉、激發食物潛在的美味,講究食材原味更是法國美食傳統技藝的堅持。然而在這看似復歸本真自然的追求,卻也是有著百年以上的悠久經驗方得以致之;以最單純不加料的法國生蠔為例,Gillardeau生蠔便需經過四年、共五十九道精工養殖手續才能上桌。看似簡單的料理,往往蘊藏長久美食經驗才體會得的心得。日本的火車便當巧妙活用他們的冷食文化,將菜色經冷卻才放入便當,有效避免如台灣便當的潮悶狀況。像這種簡單卻有效的應用,正透顯出十足的日本味道。雖然不是美食史的縱深介紹,書中各國美食的這類「簡單的學問」,其實正是各個文化長久傳承下來,處理食物的方式及其對美食的追求。是以作者筆墨不單圍繞在豪華正餐的奢侈細節,尋索美味的初衷,讓她的觸角延伸至早餐、甜點、飛機餐,甚至是日本名人級的速食拉麵。作者的腳步走向茶店、市集、食材店,對美食的不饜足讓她找向了火腿、起司、紅酒及林林種種的加工食品。足以證明作者這冊美食地圖,不是為了標榜一種高級的飲食文化,而是單純地追求美味的享樂指南。 小說家阿城有篇專欄文章〈思鄉與蛋白酶〉,談到一個人嗜吃什麼食物,或對什麼食物忌口,取決於從小的飲食習慣是否刺激胃腸分泌出可供消化的蛋白酶;久之,當我們無法適應異地的飲食習慣時,常常是胃腸主宰著我們的思鄉之情。阿城的論點可以為各地方不同的吃食偏好做註解,但對生在後現代情境下的我們,在國內便有機會嚐到多種異國美饌,我們的胃口被養大了,是否也失去了對食物一點點眷戀的思鄉之情?在葉怡蘭的這本書中,她似乎給了我們另一種吃的態度,這種態度是吃過各式異饌雜繪,不挑食地「去懂」、「去吸納」各國料理風格後,淬礪出的一種對美味的堅持。這樣的一副腸胃沒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卻有對變化永無止盡的要求;對可以簡單到只是維持生命而吃這樣一件事,她可能有著更根深柢固的思鄉情節,而那正是一處永難到達的吃的理想故鄉。